“机器换人”时代来了 工人何去何从

点击数:1428    发布时间:2015/8/24 15:45:01

“机器换人”时代来了 工人何去何从

    
 

广东省近日发布了《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下称《规划》),提出要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升级改造。《规划》中明确将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并实施“机器人应用”计划。

招工难、用工贵是珠三角制造业者“机器换人”的最大动力。佛山市市长鲁毅透露,根据佛山社保局调研的数据,佛山春节后的返工率仅为87%。这意味 着,年前100个工人上班,年后只有87个工人上班,缺13个工人。鲁毅认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已然到来。“机器换人”计划正席卷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 制造工人该何去何从,机器市场是否会完全取代人力等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机器换人”时代会导致工人失业吗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民工增长率已经降到了0.1%。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是6%。不出意外,明年我国农民工将出现负增长。人口红利的消失,机器代替人工,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

“机器换人”时代来了,受直接影响的是制造工人。“如果都使用机器人,是否意味着未来很多工人将面临失业?”是不少工人的疑问。

“机器换人”从字面上理解是机器与人的矛盾。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兴提出,机器换人缺的不是机器,关键在操作机器的人的改变。“人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是目前工业机器人无法比拟的。”在他看来,目前的机器人更偏重于机器,未来机器人将增加更多人的功能。

昆山某机器人公司销售总监林卓旸认为,“机器换人”并非不要人,而是让机器代替人做简单、重复、作业环境差的工作,工人则摇身一变成为操作机器的人,工作由繁重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体面。

广东樱奥厨具有限公司是机器换人大背景下的典型应用商。公司副总陈从汉表示,传统工人可能会面临转岗,“比如传统抛光师傅,培训之后,凭借抛光经验,可成为抛光质量检测员,未来传统的制造业更需要高技能的和复合型的产业工人,工厂的用工需求也将提高。”

传统产业对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截至2014年,家电业龙头之一、总部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集团就已在自动化方面累计投资了20亿元,并且今后还 将陆续加大投入。顺德区区长黄喜忠说,在顺德,不仅大企业在智能化制造方面投入资金,许多中小企业也购置了较便宜的机器人用于生产。

目前“机器换人”主要还是填补工厂生产空缺。但在将来,传统工人可能会面临转岗,因为未来制造业更需要高技能的和复合型的产业工人,工厂的用工需求也将提高。

政府热捧“机器智能”

广东省近日发布了《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下称《规划》),提出要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升级改造。《规划》中明确将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并实施“机器人应用”计划。

东莞作为中国制造的典型城市,每年的市政府一号文件备受瞩目,而“机器人”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在了市政府一号文件的显要位置,释放出重要信号。除了导向性的政策,还有资金方面的扶持。2013年起,东莞市政府决定每年拿出2亿元鼓励企业“机器换人”。

据东莞市市长袁宝成透露,目前东莞正在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计划。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人民币来推进此项计划。从去年9月至今年6月底,东莞市 共受理“机器换人”项目530个,全部投产后将减少用工约3.6万人。东莞市还计划打造一个机器人制造产业,目前该市已经有200多家与机器人制造相关的 企业。

根据东莞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近5年东莞有66%的企业投入资金开展“机器换人”工作,92%的企业表示,未来2年将继续加大投入或准备开展。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有49%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10%以上,20%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30%以上。

东莞是整个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近40家,相当于平均每个省有超过一家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而更多的园区还在筹备中。

“机器换人” 工作效率高 节约成本

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是吸引厂商“机器换人”的重要原因。新鹏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台喷釉机器人的工作量抵得上8名工人,且釉料的浪费量和出现废品的概率均远远低于人工喷釉。

据了解,美的集团已经累计使用800台机器人,效率提升15%以上。美的还计划到2017年年底前,新增机器人1700台,后期每年以30%左右的增幅投入机器人。根据他们的计划,今明年美的集团将实现2~3条全自动生产线,到2017年,初步实现“无人工厂”。

机器人还被大量运用于条件艰苦的生产环境中。佛山有大量的焊接机器人,除了能够解决传统焊接飞溅较多、烟尘大、环境差的问题,这种机器人的单机效率为人工的3倍,质量一次合格率也从80%提升到99.8%。

使用机器人也替企业节省了成本。佛山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对某工厂焊接工序的自动化改造效益效果做了具体分析。如果用两套机器人设备 实现自动化生产,每年的成本约为172.4万元,每年能节省780万元成本。此外,两套设备可轻松完成年产30万件的焊接任务,因此设备的投入在1~2年 内可收回成本。

“机器换人”热潮 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智能制造的推进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6560台,增幅为 60%,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中国市场继续发力,实现销量5.6万台,增幅达54%,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为25万台,同比增长27%,汽车、电子、金属等应用行业仍然是机器人最大的市场 占有领域。中国市场方面,2014年总销量达到5.6万台,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的位置。其中进口机器人销量为4万台,同比增长47%;国产机器人销量为 1.6万台,同比增长77%。中国在去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目前各行各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已经开始井喷。”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在成本上,机器人通常仅为人工成本的四分之一,此 外机器人在质量、效率、管理等方面还能带来很多新的附加值。所以,在机器人技术快速提升、价格大幅下降、人工短缺、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 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一个井喷时代。

珠三角制造业大市佛山的家电、陶瓷、五金、模具等产业均在中国制造中占有重要分量。“机器人的生产和应用对佛山来讲意义重大。”上月底,在由广东省 委宣传部、科技厅和网信办联合主办的“粤创粤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主题大型网络采风活动现场,佛山市市长鲁毅说,佛山大概需要两万台(套)机器人,目前仅 有3000套,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机器换人”难以“想换就换” 国内核心技术需培育

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实现机器换人也面临一些难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刘志彪指出,整个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设备制造厂和下游行业应 用这三大块,国内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为实现下游应用,即通过对国外采购的机器人,为下游客户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实现利润。而产业链上游无核心零部件制造商 支撑,关键零部件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外国企业,因此长期受制于人。

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田苗透露,国产机器人的可靠性较外资品牌仍有很大差距,其寿命只有8000小时,而外资品牌可以达到5万~10万小时。

国内的机器人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并不多,大多引进国外先进零件后重新系统集成。比如佛山利迅达机器人系统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公司核心产品中有三成费用支出花费在进口力臂上。

逐步培育核心技术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崛起的必经阶段。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认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比国外晚了二三十年,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甚至 完全替代国外品牌的产品优势不大可能。因此,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要完善机器人产业链条上下游,还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

[返回]
联系我们
  • 全国免费客户服务电话:400-611-8588
  • 事业部电话:022-27699577
  • 手机号码:18812688316 (微信)
  • 传真号码:022-27694812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泰进道11号    备案号:津ICP备15000435号-2